相关资讯

围观《藏海传》里那些反派的结局,原来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暗示_平津_儿子_瞿蛟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平津侯:满门被灭,家破人亡,死也成儿子的筹码

平津侯一登场就带着压迫感。他是大雍朝权倾朝野的亲王,既是庄芦隐的义父,也是皇帝的得力干将。他风度翩翩、深谋远虑,开口便令满朝文武震动。

但就是这位寡言冷酷的权臣,做了剧中最狠的一件事:为了癸玺,他联手蒋襄、杨真,一夜间灭了蒯家满门,连孩子也未放过,只留下一名稚嫩奴隶侥幸逃生。

这段血债藏海记了十年,观众也铭记在心。

平津侯有没有后悔?他确实有,只不过悔的是如今的亲生儿子庄之行,而非当年的冤魂。

他深知政治的残酷,也明白儿子的野心和性格。于是,他宁愿背负罪名殒命,也要保儿子登顶,替自己收尾。

讽刺的是,当年他眼睁睁看着蒯铎家族被屠,如今却亲眼目睹庄家一人接一人陨落。默许了别人的牺牲,也不得不接受自己被牺牲的结局。

这绝非剧作安排的巧合,而是他早早埋下的因果。

瞿蛟:杀人如割草,死时无一镜头

展开剩余83%

论存在感最低的反派,非瞿蛟莫属。但他却完成了最干净利落的因果循环。

出场时,瞿蛟挥刀杀了月奴,连一句多余的台词都没有。月奴死得无声无息,仿佛从未存在。

而瞿蛟自己死时,同样是悄无声息——没有镜头,没有对白,只一句平津侯怀疑其通敌,赐死了事。

观众甚至来不及反应,他已被除名。这就是对他漠视生命的惩罚:你杀人干净利落,别人杀你也不会多情。

你对他人的生命毫无珍惜,他死时也无人关心。

杨真:用命格作局,终被命格困死

如果说《藏海传》里谁最像个术士,那就是杨真。他将命理当作工具,把生命当筹码。

设计虚假命格,欺骗藏海是血灾之命,天命王者终将为帝殉葬。他说这是护国护主,实则把藏海当活祭锁进皇陵。

可轮到他自己时,自以为能全身而退,却没料到皇帝转身就赐他陪葬。那个本属藏海的墓室,最终成了他的终身牢笼。

你用命格束缚他人,命格反过来捆住你;你造假命运,命运也真把你写死。

这是对他以术害人的最终报应——既然不信命,就让你亲自赴命。

陆烬:背后勒死他人,最后死于背后

陆烬从头到尾透着阴冷气息。他是香暗荼的情敌,也是癸玺争夺战中的叛变者。

为掩盖身份,他亲手勒死无辜的挖笋老人,冒充其人潜伏藏海身边。

最终的结局也形成完美闭环:香暗荼悄然从背后现身,用同样手法勒死了陆烬。

你有没有注意?死法一模一样,角度也完全相同。导演仿佛在说:你如何杀人,便如何被杀。

表情没有丝毫变化,冷血者才能体会被冷血杀死的滋味。

褚怀明:篡夺他人职位,终被夺位

他背叛蒯铎,夺得钦天监监正之位,以为可以高枕无忧。

可那位置本不属于他。

多年后,藏海查明真相,堂堂正正取代了他。褚怀明被边缘化、排挤、审判,终究无力反抗,被彻底替代。

这不是巧合,是剧的规则。

你抢了别人的位置,终会有人来抢你的。

权力不是你占有了就稳固,它背负血债,总有偿还之日。

蒋襄:一杯毒酒杀人,一杯毒酒自尽

蒋襄最狠的一招,是用毒酒杀了沈婉,掩盖自己和癸玺的秘密,保住权势。

他一生权谋深沉,末路时却被逼饮下同样的毒酒,自行了断。

这不是别人害死他,而是他亲自选择的死法。你当初如何让别人无声死去,终究也得自己无声离去。

他或许以为这样能保住体面,但恶行无情,体面不曾眷顾作恶者。

用毒杀人,毒终究会回到自己杯中。

小结:

《藏海传》里,藏海是复仇者,却非刽子手。真正动手杀人的少之又少,更多时候,反派是自我推向命运边缘。

这也是《藏海传》的高级之处:不靠杀戮制造正义感,而是用因果回应告诉你——你伤害别人的方式,就是世界回敬你的方式。

每一个反派的结局,都是他们亲手走出的路。

所以别怪编剧残酷,这不是剧情杀戮,是命运清账。

《藏海传》用冷静且穿透力十足的叙事,告诉我们一个老生常谈却千真万确的道理:

善恶终有报,只是早晚之分。

发布于:山东省